藤条茶:按詹英佩老师在《茶祖居住的地方——云南双江》一书中介绍,藤条茶是清朝时期流行于云南省临沧市双江县的一种茶树种植方式,将茶树塑成藤条状,这种茶树叶片很少,主干和岔枝裸露可见,岔枝上长着几十根上百根又细又软又长的细藤,一根根细藤的下段也裸身无叶,只有藤条尖顶长着几个嫩芽和几片嫩叶,藤条茶要经过多年细心的采留、修整、培养才能长成。每年春茶发后,将每根枝条尖端发出的新芽只留下两个芽头,每个芽头下边留两片嫩叶,多余的芽和叶带根连蒂全部采摘。每根枝条每年向上伸10-14cm,10至20年后,伸长的茶树枝又细又长,形似藤条,年岁越久藤条越长,又细又长的藤条弯来绕去,再加上人工塑型,形成蓬网状。
藤条茶茶芽发出时长在每根主藤和岔藤顶端,一根藤条顶端只有2-3个芽,每个芽头都圆实肥硕,鲜叶采摘时一般只采一芽一叶,留下一芽第二轮再发再摘。做成的晒青毛茶芽头茸毛厚密,白亮中略带金黄,压制成饼后,条索肥厚壮实、油润显毫,滋味醇厚鲜爽回甘,山野香气比较明显。
目前,在云南的很多地州均发现有藤条茶的种植模式,其中以临沧的双江县和普洱的镇沅县分布比较广泛,为了解藤条茶的品质特征,笔者对产于双江县不同地域的藤条茶(坝糯藤条和勐库藤条)进行了对比品鉴,其中坝糯藤条采摘制作于双江县勐库镇坝糯村(经度100.98,纬度22.78,平均海拔约1800m),勐库藤条采摘于勐库镇邦改村(经度100.98,纬度22.78,平均海拔约1400m),希望爱好者提出宝贵建议和意见。
1.外形特征: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