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南方地区,茶树是当地重要的经济作物。幼龄茶甲虫这一害虫的存在,给茶树的生长带来了极大的威胁。本文将深入探讨幼龄茶甲虫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危害特点及防治方法。
一、幼龄茶甲虫的形态特征
幼龄茶甲虫,隶属于天牛科,别名众多,如天牛科、天牛科等。其成体长约30mm,呈深褐色,具有光泽,体表覆盖有褐色短毛。头顶有一条纵脊,复眼黑色,几乎在头顶交汇,复眼后面有一条短而浅的沟。天线中上段末端向外突出,生出一根小刺。雌性触角与体长相近,而雄性触角则长达体长的两倍。前胸宽于身长,前端略窄,中部膨大,两侧近曲,背部有皱褶。鞘翅上覆有淡褐色致密的丝状绒毛,光泽度强,呈不规则的正方形状图案排列。鸡蛋长约4毫米,宽2毫米,椭圆形,乳白色。最后一尾幼虫体长37—52毫米,圆柱形,头淡黄色,胸腹部乳白色,前胸宽阔,硬皮病前端有4个黄褐色斑块,后缘有4个。呈之字形,中胸、后胸、L-7腹段背部中央有肉瘤样隆起。蛹长25-30毫米,乳白色至淡赭色。
二、幼龄茶甲虫的生活习性
幼龄茶甲虫的发生2年以上,以幼虫或成虫在寄主的枝或根内越冬。江西越冬成虫于次年4月下旬至7月上旬出现,5月底产卵,6月初幼虫开始孵化,10月下旬越冬。8月下旬至次年9月底化蛹,次年9月中旬至10月中旬羽化。羽化后成虫不出土在蛹室越冬,直到第三年4月下旬才外出交配。在离地面7-35厘米,2-3.5厘米厚的树枝上产卵。卵散在茎皮的裂缝或枝上。新孵化的幼虫在皮下进食,1-2天后进入木质部,然后向下钻入隧道,到达地下33厘米以上。离地面3-5cm处有一个排水小孔,孔外的地面上堆着虫粪和木屑。老熟幼虫上升到离地面3-10厘米的隧道,结圆形石灰质茧,在茧中蜕皮化蛹。天牛在山地茶园和树势较弱的老茶园危害严重,根颈外露的老茶树受害最重。
三、幼龄茶甲虫的危害特点
幼龄茶甲虫的幼虫啃食枝根,导致树势衰弱,上部叶片发黄,芽薄,枝条易折断,严重者全株死亡。对茶树的生长造成极大的危害。
四、幼龄茶甲虫的防治方法
1. 成虫出土前,将20L水与5kg生石灰、0.5kg硫磺粉、250g牛明胶混合,涂于距地面50cm以上的树枝或根部、颈部,可减少天牛的产卵。
2. 及时给茶树根际培土,防止根颈裸露和成虫产卵。
3. 在成虫发生期凌晨用灯光诱杀成虫或人工捕捉。
4. 向排水孔内注入40-50倍的敌敌畏、乐果等农药,然后用泥土封住,毒死幼虫。
5. 将百部根切成4-6厘米长或半夏茎叶切碎,塞入虫洞,也可毒杀幼虫。
幼龄茶甲虫作为一种严重的茶树害虫,对其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危害特点及防治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控制其危害,保障茶树的生长。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
生活一杯茶(茶倒进我的生活)
2025-06-22 01:44:40饮茶助戒烟:减轻吸烟危害的健康选择
2025-06-13 03:47:49即溶茶八大功效揭秘:健康生活的得力助手
2025-06-10 00:42:39茶叶的多元用途:从传统饮品到生活好帮手
2025-05-28 19:13:26男人必喝的五种茶,提高生活品质和健康指数
2025-07-04 00: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