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饮茶起源于中国,以及中国饮茶始于什么时候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一、我国对茶的正式记载
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利用和栽培中国茶树的国家,中国也是世界茶道的宗主国,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茶被人类发现和利用,至今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而最早利用茶的,便是中华民族的始祖。
2、传说中神农氏为了给百姓治病,不惜以身犯险,亲身验证各种草木的药性,“神农尝百草,日遇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神农本草经》)上古传说的真实性有待商榷,但是透过这些传说和记载我们可以看出,在上古时期,人们就已经开始重视茶的药理作用。
3、当然,这时候的茶更多的是用于药用价值,还不是一种日常饮用的饮料。日常生活中时常饮茶的习惯,应该来源于巴蜀人。在古代,巴蜀地区多“烟瘴”,容易让人郁积瘴气,患上热毒。巴蜀人后来发现,茶有清热解毒、除瘴气的功效,所以他们常常喝茶,久服成习,以至于将茶当做一种日常饮料。《竺国游记》当中就曾记载:“番民以茶为生,缺之必病。”
4、秦人入蜀以后,茶逐渐被带向全国,人们对于茶越来越重视,“茶”(cha)音正式诞生。郭璞注《尔雅·释木》“槚”云:“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今呼早采者为茶,晚取者为茗,一名荈,蜀人名之苦荼。”
5、饮茶是茶文化诞生的基础,没有日常饮茶的实践活动,茶文化也不可能诞生。不过,关于中国从何时开始饮茶,一直没有定论,各种说法莫衷一是。古籍记载,中国人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发现了茶,西汉已有饮茶之事的记载,东汉华佗《食经》就说:“苦茶久食,益意思”记
6、可以看出,连名医华佗也已经注意到茶的“意思”,人们不再拘泥于茶的药理作用,有一部分人平时也喜欢饮茶。这正是中国茶文化的萌芽。
二、怎样理解茶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1、我们的文化从古至今都没有太大的改变,原因是我们喜欢仿古也觉得古时候的文化好,这是我们的通病,我看过一本书说的是民族的弱点,他就指明了我们的弱点就是太爱古时候的文化,可我们的文化都是古时候流传下来的,有糟粕也有可取之处,茶叶文化就是一个可取之处。
2、我没有太足的底气探讨我们的文化,因为我也身在其中,不能够明确的判断我们的文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存在,但是从茶叶文化能够窥知一二,为啥我们喜欢说我们有五千年的文明史,经久不衰,原因可能是我们念祖,对于祖宗留下的都当宝贝供养,茶叶文化也是一个,可以说茶叶文化是我们文化的一个小分支,起不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为啥还有人这么追捧这个文化呢?可能是我们创新的能力满足不了人们精神世界需求吧。
3、茶叶文化更多的扮演了精神需求的对象,我们可以在这个领域找到一个可以逃避现实的墙角,躲在这个文化领域里面大肆的宣传我们的骄傲,对外说你看我们的茶叶文化都么的久远,还有深厚,只有我们才有这么厚实的文化,这成了我们骄傲的资本了,我们想要借着茶叶文化的躯体传播我们其他的民族文化,来达到其他文化输出的目的。茶叶文化就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载体,它们的关系就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4、说到茶叶我们习惯于说从古至今,都没说未来是什么样子的,因为这个不好判断的事情我们是不能做的,我们只做有把握的事情,说一些已经成为事实的事情,喜欢唱陈词滥调,你也说茶叶的文化我也说茶叶的文化,到头来为的是什么,还不是利益,现在看来我们的文化跟利益真的很贴切,我们习惯拿着文化换取利益。
5、你不信可以看看茶叶文化发展,都是跟利益挂钩的,唐朝的茶马古道,明朝的茶叶作为国有化的标准,包括一些茶叶的衍生品,虽然处处是宣扬我们的文化,可到底宣传的是什么,老百姓真的不知道,老百姓只会跟风,他们是文化里面的推动者,虽说当今茶叶文化发生了改变,但是只是型发生改变内在的还是一样,换汤不换药的改变。味道还是那个味道,手法还是那个手法。虽然我们的行为方式不同了但是还是遵循老一辈的规矩。茶叶文化和我们民族文化出现了惊人的相似度,都墨守陈规。
6、就好像一个老大与一个小弟一样,我让你往东你就的往东,我说鸡你就不能说狗,仔细想想确实是这么个道理,我们姑且叫这个现象是传承吧,我们现在做的事情,把做茶的手法变一变,好像是改变了,味道更好了,条索更漂亮了,但是我们这么做充其量是把原有的东西变得好了,根本上没有变化,如果说我们的文化是一座高山的话茶叶就是山上的一块石头。虽然是山的一部分但是没啥用。
7、如果非要说有用的话,就是对老百姓的生活增添了一些味道而已,茶叶本来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跟人没有太大的关系,是我们硬生生的将我们与它扯在一起,它本来跟我们的文化是两不相干的,后来我们就把与我们不相干的都变成了我们的文化一部分,也可以叫吸收了他们。为我们所用,说到这里茶叶与文化的关系是被利用了。只要你能接受茶叶的味道就是接受了我们的文化,这是潜移默化的成果。
8、总结:茶叶是我们的文化一个载体也是我们传播文化的工具,真正的关系就是老百姓生活里多了一个味道茶叶的味道,如果只说茶那跟文化没关系。我们习惯了将茶叶与文化一块说,所以就变得有关系了。
9、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交流,如果有什么指教欢迎斧正。
三、“茶”字的起源最早见于我国的哪一本书
1、最早见于我国的《神农本草》一书
2、“茶”字起源于“荼”,“茶”字从“荼”的简化始于汉代。古汉印中,有些“荼”字已减去一笔,成为“茶”字。“荼”,在古书中一字多义,一指苦菜,二指茅草、芦草之类的白花,成语中就有“如火如荼”一词;三指茶叶。由于茶叶生产的发展,饮茶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茶文字使用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因此,民间的书写者为了将茶的意义表达得更加清楚、直观,于是,就把“荼”字减去一画,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茶”字。
四、中国最早的奶茶
1、据古籍记载,我国最早的奶茶源自北方游牧民族,是地区交流融合的产物。古代中国,南方产茶,北方有乳,再传到南亚、欧美地区,与当地糖业结合,出现了英式奶茶。发展至近代,国内又出现了台式奶茶、港式奶茶,以及近年来各种创新性的花式奶茶。
2、草原奶茶。蒙古族、哈萨克族等北方游牧民族做的奶茶统称草原奶茶。一般做法是将红砖茶捣碎放入铜壶煮,烧开后加入鲜奶,直到茶乳交融,除去茶叶,加盐即成。北方草原气候寒冷,肉食较多,蔬菜很少,喝热的咸奶茶可以驱寒耐饥、有助消化。
3、台式奶茶。盛行于中国台湾的珍珠奶茶里面含有粉圆,粉圆外观乌黑晶透,遂以“珍珠”命名,另可加入布丁、椰果、烧仙草、龟苓膏等各式各样的配料,调制出不同味道。
4、港式奶茶。港式奶茶曾经风靡一时,又叫“香港老街奶茶”。茶味重偏苦涩,口感爽滑,香醇浓厚。制作方法较复杂,经过撞茶(拉茶)工序,保证奶茶中保留茶叶的浓厚味道。“丝袜奶茶”由此演化而来,以红茶混和鲜奶加糖制成。港式奶茶糖多奶多,冷热饮均可。
5、东南亚奶茶。流行于印度、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主要以红茶为茶底,加入炼乳、肉桂粉、八角等香料,口感香甜浓郁、略微厚重,味道奇特。
6、英式奶茶。英国人喝茶学自中国,喝法却别具一格,喜欢加入糖、奶或柠檬片,口味偏清淡。传统的英式奶茶以茶为主,只加少量的浓牛奶,杯的体积较小,一般于早餐、下午茶或晚餐后聊天时饮用。
7、新式奶茶。近年来,奶茶在选料和工艺上发生了变革,开始采用茶叶提取物、水果,或奶精、奶油、芝士、豆子等为原料,提升奶茶口感,开发出诸多特色新品。▲
五、中国人平均一年喝多少茶叶
中国人平均一年喝十几万吨茶叶。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茶叶消费量为57.32万吨,2009年则增加到101.71万吨,4年间茶叶消费量增加77%。就整个广东来说,不只是爱喝茶,而是到了嗜茶的地步。除了广州和珠江三角洲一带,还有潮汕、惠州、梅州、韶关等地,都爱喝茶。
六、备注可喝茶是什么意思
1、“备注可喝茶”是一种网络用语,一般出现在社交媒体、即时通讯等平台上,意思是对某人或某些人表示警告或提醒,建议他们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或引起他人的不满。
2、这种用语起源于中国的“喝茶”文化,喝茶在中国有时也指的是警方进行调查、审讯等行动,因此“备注可喝茶”也有一定的威慑力,表示对某些不良行为的警告和提醒,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好了,关于饮茶起源于中国和中国饮茶始于什么时候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
讨论中国茶文化中的碧螺春「碧螺春原来的名字是什么」
2025-06-21 10:59:19饮茶助戒烟:减轻吸烟危害的健康选择
2025-06-13 03:47:49中华堂有机花茶怎么样(中国花茶)
2025-04-15 12:29:59红茶的来源和历史(中国红茶的百年之谜)
2025-04-12 10:51:50十大茶叶,2025中国茶叶十大名茶
2025-06-02 08:2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