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由台湾省农民协会、台湾省茶业协会、台湾省茶叶出口行业协会、武夷山市茶叶局、茶叶行业协会联合举办的为期三天的2011海峡两岸民间茶叶大赛在武夷山中国武夷茶博览园落下帷幕。据悉,本次茶艺大赛吸引了200多名闽台茶农、茶商踊跃参与。40位评委中,有10位来自台湾茶业的知名人士和专家,交付的200多个茶样中有36个来自台湾省的高雄、南投等茶叶主产区。斗茶现场,数十张八仙桌依次排开,众多新品种的茶叶陆续亮相,如福鼎的郑和工夫、柏林工夫,武夷山的大红袍、水仙、肉桂,安溪的铁观音,台湾省的乌龙茶等。其间,水泡茶的声音,茶具的碰撞声,饮茶者的啧啧声,无时不在。现场评委一边闻茶香、观察汤色、品滋味、看叶底,一边评价不同的茶样。形势异常活跃。场外,茶人也交头接耳,互相交流,一起探讨茶叶的品质。经过初赛和复赛,两岸联合评审团从两岸茶农评选出的6大类236个茶样中,评选出大红袍、水仙、肉桂、工夫红茶、台湾省乌龙茶、铁观音的冠军、金奖和优质奖。其中,福建正和华福有限公司选取的一款茶样获得红茶类第一名,台湾省玉成茶厂选取的一款茶样获得台湾茶类第一名。茶斗期间,台湾省评委林玉成透露,茶斗是茶文化中的奇特景观,两岸茶斗的举办是两岸茶产业的幸事,加强了两岸制茶技术的交流。此外,台湾省代表团团长林国良表示,为了这次茶艺大赛,台湾省代表团的茶商三个多月前就开始准备,就是为了加强讨论,互相学习。在谈到福建茶与台湾茶的区别时,国家高级茶评人刘安新表示,台湾省乌龙茶属于轻发酵,强调绿茶的口感。福建乌龙茶,尤其是武夷山岩茶,经过特殊的烘焙工艺,体现了丹霞地貌独特的茶叶品质特征。刘安新表示,台湾省茶的美味值得大陆茶企学习,包括鲜、香、味的细腻。这与台湾省企业在制茶过程中对原叶的精细采摘、原料保存的完整性、加工工艺的严格要求是分不开的。但相比台湾省乌龙茶,安溪铁观音茶在茶战中也表现不俗。据说茶叶大赛选用的安溪铁观音茶样参考了台湾省茶叶的加工工艺,结合了安溪当地的茶叶特色,表现出良好的综合品质。据悉,近年来,随着福建安溪铁观音、红茶、武夷茶等茶产业的快速发展,mainland China的茶叶市场一改上世纪90年代初的台茶局面。现在各个产区,各个茶企的茶叶竞争也很激烈。同时也促进了两岸茶产业的互补发展,包括茶叶种植、茶叶加工、茶叶包装等。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