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茶叶评审指标,以及茶叶的标准号是多少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一、茶叶合格证国家标准
GB/T23205-2008茶叶中448种农药及相关化学品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B/T23204-2008茶叶中519种农药及相关化学品残留量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
GB/T23193-2008茶叶中茶氨酸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21729-2008茶叶中硒含量的检测方法
GB/T23376-2009茶叶中农药多残留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
GB/T23379-2009水果、蔬菜及茶叶中吡虫啉残留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5009.176-2003茶叶、水果、食用植物油中三氯杀螨醇残留量的测定
GB/T23776-2009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GB/T5009.57-2003茶叶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二、鲜茶叶如何区分等级质量
茶叶有等级的划分,一般可以从嫩度、条索、色泽、整碎划分。
1.条索:条索是各类茶具有的一定外形规格,如炒青条形、珠茶圆形、龙井扁形、红碎茶颗粒形等等。一般长条形茶,看松紧、弯直、壮瘦、圆扁、轻重;圆形茶看颗粒的松紧、匀正、轻重、空实;扁形茶看平整光滑程度和是否符合规格。
2.嫩度:嫩度是决定品质的基本因素,所谓“干看外形,湿看叶底”,就是指嫩度。一般嫩度好的茶叶,容易符合该茶类的外形要求(如龙井之“光、扁、平、直”)。
3.整碎:整碎就是茶叶的外形和断碎程度,以匀整为好,断碎为次。比较标准的茶叶审评,是将茶叶放在盘中(一般为木质),使茶叶在旋转力的作用下,依形状大小、轻重、粗细、整碎形成有次序的分层。其中粗壮的在最上层,紧细重实的集中于中层,断碎细小的沉积在最下层。
4.色泽:茶叶色泽与原料嫩度、加工技术有密切关系。各种茶均有一定的色泽要求,如红茶乌黑油润、绿茶翠绿、乌龙茶青褐色、黑茶黑油色等。但是无论何种茶类,好茶均要求色泽一致,光泽明亮,油润鲜活,如果色泽不一,深浅不同,暗而无光,说明原料老嫩不一,做工差,品质劣。
三、茶叶最新国家标准
1、茶叶的等级是根据国家标准《茶叶感官审评室基本条件》对茶叶的条索外形、色泽、整碎、净度、内质、香气、滋味醇厚度、汤色、叶底来分类。
2、特级:紧细、匀整、显毫、匀净、陈香浓郁、浓醇、红浓明亮、褐红细嫩;
3、一级:紧结肥嫩、匀整、较显毫、匀净、浓纯、浓醇、红浓明亮、褐红肥嫩;
4、二级:紧结较肥嫩、匀整、条匀较显毫匀净、浓纯浓醇、红浓、褐红柔嫩;
5、三级:条索紧结、匀整、尚显毫、匀净、浓纯、醇厚、红浓褐红尚亮。
四、茶叶几级是什么意思
不同的茶叶等级分类办法也是不同的,提现的是茶叶的质量,等级越低越好,茶叶的等级是根据国家标准《茶叶感官审评室基本条件》对茶叶的条索外形、色泽、整碎、净度、内质、香气、滋味醇厚度、汤色、叶底来分类。下面就为大家介绍茶叶的等级划分。茶叶的等级划分,由高到低依次为:特级、1级、2级、3级....9级,特级
五、茶叶的分级标准
不同的茶叶等级分类办法也是不同的,茶叶的等级是根据国家标准《茶叶感官审评室基本条件》对茶叶的条索外形、色泽、整碎、净度、内质、香气、滋味醇厚度、汤色、叶底来分类。下面就为大家介绍茶叶的等级划分。茶叶的等级划分,由高到低依次为:特级、1级、2级、3级....9级,特级:紧细、匀整、显毫、匀净、陈香浓郁、浓醇、红浓明亮、褐红细嫩;
1、一级:紧结肥嫩、匀整、较显毫、匀净、浓纯、浓醇、红浓明亮、褐红肥嫩;
2、二级:紧结较肥嫩、匀整、条匀较显毫匀净、浓纯浓醇、红浓、褐红柔嫩;
3、三级:条索紧结、匀整、尚显毫、匀净、浓纯、醇厚、红浓褐红尚亮;
4、四级:肥壮紧结、匀整、尚显毫、有嫩梗、浓纯、醇厚、红浓、褐红欠匀;
5、五级:条索紧实匀整、略显毫、匀净、纯正、醇和、深红、褐红欠匀;
6、六级:壮实、尚匀整、褐红、匀净、纯和醇和、深红、褐红欠匀;
7、七级:肥壮紧实、尚匀整、褐红、匀净、纯和醇和、深红、褐红欠匀;
8、八级:粗壮、尚匀整、褐红、匀净、纯和、醇和、深红、褐红欠匀、九级粗大尚紧实、尚匀整、褐红、有梗、纯和、平和、深红、褐红欠匀;
9、九级:粗大稍松、欠匀整、褐红稍花、有梗。
10、通常来讲,嫩度越好、含芽量越高的茶叶定级越高。
六、茶叶国标标准
GB/T23205-2008茶叶中448种农及相关化学品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B/T23204-2008茶叶中519种农及相关化学品残留量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
GB/T23193-2008茶叶中茶氨酸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21729-2008茶叶中硒含量的检测方法
GB/T23376-2009茶叶中农多残留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
GB/T23379-2009水果、蔬菜及茶叶中吡虫啉残留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5009.176-2003茶叶、水果、食用植物油中三氯杀螨醇残留量的测定
GB/T23776-2009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GB/T5009.57-2003茶叶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七、茶叶审评流程详解
取样—把盘(评外形)一扦样—称样—冲泡—沥茶汤一评汤色一嗅香气—尝滋味一评叶底一审评结果与判定。
1、初制茶取样方法:1匀堆取样法:②就件取样法③随机取样法
上述各种方法均应将打取的原始样茶充分拌匀后,用分样器或对角四分法打取100g~200g二份作为审评用样,其中一份直接用于审评,另一份留存备用。
1、将代表性茶样放入评茶盘中,双手持样盘的边沿,运用手势作前后左右的回旋转动,使样匾里的茶叶均匀地按轻重、大小、长短、粗细等不同有次序地分布,然后把均匀分布在样匾里的毛茶通过反转顺转收拢集中成为馒头形,这样摇样匾的“筛”与“收”的动作,使毛茶分出上、中、下三个层次。
2、用目测、鼻嗅、手触等方法,通过翻动,调换位置,审评干茶香气、形状、嫩度、色泽、整碎、净度、含水量等。
3、用鼻嗅干茶的香气是否纯正,有无异杂味,香型。
4、目测其上、中、下段茶的情况和比例是否合理,外形形状是条形还是针形等,色泽是否有油润,还是枯暗,颜色是翠绿,嫩绿,或黄绿等,目测其外形的完整性,碎茶,末茶的比例,净度是否有非茶类的夹杂物。
5、手触茶叶,感受其的重实度,大概的含水量。
扦样就是扦取能充分代表该批茶品质,审评时所需的大概重量的茶样。
1、扦样时,要将茶样盘中的茶样用回旋法收到茶盘中,成馒头状,上、中、下段茶合理分布在馒头状中。
2、扦样时用三个手指,既姆指、食指、中指,由上到下抓起。
称样就是称取能充分代表该批茶品质,审评该茶样时所需要的茶样重量。
将扦起的茶样缓慢放入称样盘中,同时眼观天平的重量变化,达到所需的重量立刻停止,一次性放够该茶样审评所需的克数。
在冲泡时一定要先温洗审评器具,温具目的是提升器具的温度和达到清洁器具作用,避免在冲泡过程中由于器具自身的温度太低降低审评杯中水温,达不到冲泡要求的水温,从而影响茶样的内质品质,清洁器具目的是清除残留在器具的气味少宝免残留的气味影响该茶的品质。
1、将称取好的茶样放入事先温洗好的审评杯中,将烧开的沸水(100°℃)注入审评杯中,一次性注满,加盖,计时。
2、多杯不同茶类审评时,就以需要最长浸泡时间的茶类所需要的时间计时。
1、熟练者可用单手操作,食指扣住杯把,中指配合食指夹住杯把,姆指按住杯盖的凸高点,将审评杯卧搁在审评碗上。
2、初学者可用双手操作,一手握住杯把,另一手手指按住杯盖的凸高点,将审评杯卧搁在审评碗上。
评汤色就是利用人体的感受器官眼睛观看审评其茶汤的颜色种类与色度、明暗度和清浊度等。
关于茶叶评审指标和茶叶的标准号是多少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
日本茶叶产量,日本茶叶市场分析
2025-04-21 20:28:49感德镇茶叶,高向荣到感德镇调研春茶产销情况
2025-07-09 04:10:15南京茶叶市场怎么样(南京茶叶茶具批发市场)
2025-06-30 02:31:58正山骏眉红茶150g价格,银骏眉红茶叶价格表
2025-06-20 04:55:22什么茶叶容易放香精(绿茶香精区分)
2025-06-19 01:58:16